1942年
    作者:丁兆甲                
来  源:    《回顾新四军军部》2007年4月出版,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军部分会编                
  1月

  1日    新四军第7师挺进团、宿望独立团在安徽省宿松、望江县之间泊湖地区,反击国民党顽固派军队3000余人的进攻,激战7昼夜毙伤其250余人。

  5日    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由苏北阜宁县停翅港移住单家港。

  10日  新四军第5师第43团在鄂中沔阳县(今仙桃市)蜈蚣岭一带粉碎日伪军1000余人的进攻,毙伤日军20余人,俘伪军400余人。

  13日  中共中央决定刘少奇回延安,参加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筹备工作。3月15日,中共中央华中局和中共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发出通令宣布:根据中共中央决定,由饶漱石代理华中局书记和新四军政治委员,陈毅代理新四军军分会书记。

  13日  新四军第1师第18旅第52团进攻苏中江都县真武庙伪军据点,全歼守敌200余人,扩展了江(都)高(邮)宝(应)抗日根据地。

  20日至3月5日  中共中央华中局在苏北阜宁县单家港召开第1次扩大会议,历时45天。会议最后通过以刘少奇的报告《目前形势,我党我军在华中三年工作的基本总结及今后任务》为基本决议。陈毅于2月23日作《论军事建设》的报告,3月4日又作军事建设问题总结报告。刘少奇在3月5日宣布他将奉命返延安,军分会书记一职由陈毅代理。

  本月  淮南津浦路东联防办事处改为淮南苏皖边区行政公署,方毅任主任,汪道涵任副主任。

  本月  国民党第21集团军总司令兼安徽省政府主席李品仙以其主力向桐(城)东、桐(城)南及泊湖抗日根据地进攻。新四军第7师鄂皖挺进支队被迫撤离。

  2月

  2日    新四军第5师第13旅一部进击鄂中沔阳县(今仙桃市)胡家台日伪军,击毙日军近200人,伪军逃散。

  8日    新四军第1师第2旅第6团攻克苏中宝应县王通河伪军据点,歼伪军300余人。

  12日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10分校在鄂中白兆山抗日根据地开学,李先念兼任校长。 26日,在华日人反战同盟淮北支部成立。 28日,新四军第3师第8旅一部夜袭苏北阜东县鲍家墩(今属射阳县)日伪军据点,毙伤日伪军90余人,俘伪军营长以下100余人。

  3月

  1日    鄂豫边区第1届抗日人民代表大会在鄂中京山县向家冲举行。大会通过《鄂豫边区施政纲领》,选出鄂豫边区行政公署和鄂豫边区参议会,许子威任行政公署主任,陈少敏任参议会议长。

  7日    新四军第4师第9旅经长途奔袭,在淮北灵璧县张小圩包围前来进犯的国民党第17游击纵队,俘纵队司令以下400余人,歼前来援助的伪军100余人。

  16日  中共中央军委任命新四军第6师师长兼政治委员谭震林为第1师政治委员,并决定第6师归第1师统一指挥,番号不变。

  16日下午  刘少奇召集军分会、华中局负责人陈毅、饶漱石、曾山、赖传珠等郑重交代:今后华中局书记由饶漱石代理,但华中局的领导工作仍依靠陈毅。

  17日  新四军第7师在皖中巢县(今巢湖市)和无为县银屏山抗击前来“扫荡”的日伪军6000余人,经两星期激战,毙伤敌300余人。

  18日  刘少奇从新四军军部所在地阜宁县单家港起程前往延安。

  25日  中共中央华中局决定,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5分校改为华中总分校,陈毅兼任校长,韩振纪任副校长。6月1日正式开学。

  28日  中共中央华中局决定,以曾希圣、傅秋涛、孙仲德、何伟组成新四军第7师军政委员会,曾希圣为书记,曾希圣离部期间由傅秋涛代理书记。

  29日   新四军第3师第7旅第19团进袭苏北淮阴县苗何庄日伪军据点,击毙日军8人,伪军60余人,俘伪军团长以下27人。

  4月

  1日    中共中央军委发出关于精兵简政的指示。

  11日  新四军第1师第3旅攻克苏中海门县悦来镇,全歼伪军第32师前线指挥部,击毙伪师长徐承德。

  26日  淮南军政党委员会成立,郑位三任书记。

  27日  中共中央华中局决定成立皖鄂边区委员会(又称皖中区党委),何伟任书记,李步新任副书记。

  本月   新四军第7师第56、第57团各一部进入皖中含山、和县与当地游击队汇合,组成含和独立团。第57团另一部沿长江西进贵池、东流县敌后地区,初步完成了创建皖中、皖南敌后游击根据地,打通与第2师、第6师战略联系的任务。

  本月   鄂豫边区成立3个军分区。新四军第5师第14旅、特务旅、第15旅分别固定在鄂皖边和第1、第3军分区活动,第13旅担负机动作战任务。

  本月   中共江南区委员会改称中共苏皖区委员会,江渭清任书记,邓仲铭任副书记。

  5月

  1日    国民党第5战区5个军和地方游击纵队、保安团队共10万余人,向鄂豫边区新四军第5师发动全面进攻。

  7日    中共中央华中局决定成立鄂豫边区军政党委员会,李先念任书记。

  9日    新四军第5师第14旅主力分两路先后南渡长江,挺进鄂南。7月间,东西两路部队在咸宁县高槎桥会师。

  13日  皖中行政公署成立,吕惠生任主任

  15日  新四军第1师第3旅一部在苏中海门县十八涯河一线伏击,毙伤日军80余人、伪军40余人。

  15日  日军发动浙赣战役。国民党在浙赣铁路沿线的30万大军纷纷溃退。中共领导下的浙东抗日游击队200余人,组成南进支队,从余姚地区出发,越过曹娥江,开辟会稽山抗日游击根据地。

  18日  伪军事委员会航空总署直属警卫营营长顾济民率300余人于常州机场反正,投奔新四军第6师第16旅参加抗日。

  19日  新四军第1师第3旅攻击苏中海门县三阳镇日伪军据点,毙伤日军30余人,伪军40余人。

  25日  皖南事变中被捕的新四军部分人员,在江西上饶集中营茅家岭监狱举行暴动,进入武夷山区。后大部回到新四军。

  本月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9分校在苏中海门县海复镇成立,粟裕兼任校长。

  本月   淮北地方银行成立。

  6月

  3日    新四军第1师第3旅第7团在苏中海门县斜桥伏击,毙伤日军警备队长以下70余人、伪军100余人,俘日军3人、伪军30余人。

  3日    新四军第5师师部、第13旅旅部及第37团在鄂中京山县大山头地区粉碎日伪军1000余人的袭击,毙伤日军30余人。

  4日    新四军直属队成立整风检查总委员会,曾山任主任。

  12日  中共中央决定李先念兼任中共鄂豫边区委员会书记,鄂豫边区军政党委员会撤销。

  17日  国民党上饶集中营向福建迁移,行经崇安县(今武夷山市)赤石镇时,新四军被捕人员百余人举行暴动,70余人英勇牺牲,30余人冲上武夷山,后陆续回到新四军。

  28日  苏中军区第4军分区南通警卫团奔袭伪海门县政府所在地茅家镇,毙伤日伪军90余人,俘日军2人、伪军24人。

  29日  日伪军2000余人在飞机掩护下“扫荡”鄂东陂(黄陂)安(黄安)南地区。新四军第5师奋战三天,毙伤日伪军430余人,粉碎了日伪军的“扫荡”。

  30日  新四军第7师含和独立团进攻皖中和县百望市(今螺百镇)伪军据点,全歼守敌100余人。

  本月   新四军第6师第16旅先后攻克皖南当涂县博望、苏南江宁县小丹阳等日伪军据点,恢复了江(宁)当(涂)溧(水)抗日根据地。

  7月

  1日    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主办的《新华报》创刊。

  8日    中共中央华中局决定谭启龙为浙东区党委书记,并令谭启龙向浙江省各级党组织迅速传达华中局关于创建浙东游击区的指示。

  11日  在华日人反战同盟苏北支部成立。

  13日  苏中行政委员会改为苏中行政公署,管文蔚任主任。

  21日  中共中央军委同意新四军第5师因与军部联系困难,暂由中央军委直接指挥,在通讯联络解决后,仍归新四军指挥。

  26日  中共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作出《关于各战略单位整风的决定》,要求依据战争环境和部队特点,组织党员干部认真阅读中央规定的整风文件。

  8月

  1日    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在苏北东坎镇(今滨海县治)召开华中抗日军政大学各分校联席会议,陈毅作了关于抗大建设工作的报告。

  2日    在华日人反战同盟淮南支部成立。

  3日    由新四军领导的江浙边区抗日游击联合指挥部在浙东慈溪县鸣鹤场成立。同月改名为第3战区三北游击司令部,司令员何克希,政治委员谭启龙,领导三北、四明山、会稽山和浦东地区的抗日武装。19日,中共中央华中局批准成立浙东军政委员会,何克希任书记。

  9日    新四军第1师第3旅第7团和南通警卫团攻克苏中南通县重镇石港镇(今属通州市),毙伤伪军40余人,俘伪军副团长以下500余人。

  10日  新四军第5师鄂皖兵团指挥部成立,刘少卿兼任指挥长,杨学诚任政治委员。

  16日  新四军第5师特务团在鄂东黄冈县陶店全歼日军1个小队。

  20日  浙东抗日武装在诸暨县龙山、凤山一带击毙日军30余人,俘日军1人。

  31日  新四军第5师对进攻大小悟山抗日根据地的国民党军展开自卫反击,至9月2日,全歼湖北省保安第4旅旅部和第2、第3团全部及礼山县3个自卫中队。
  9月

  1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确定中共中央代表机关(中央局、分局)及各级党委(区党委、地委)为各地区党政军民组织的最高领导机关,实行一元化领导,取消各地的军政党委员会。

  4日    新四军第3师第8旅袭击苏北百禄沟(今属响水县)日伪军据点,毙伤日军30余人、伪军10余人,俘日军1人、伪军1 1人。

  7日    三北游击司令部所属部队在浙东余姚县大肚山伏击前来“扫荡”的日军。9日,又击退分5路前来报复的日伪军。共击毙日军60余人,俘伪军营长以下200余人。

  20日  中国青年记者总会华中办事处筹委会成立,范长江任主任委员。

  25日  新四军第1师第3旅第7团在苏中南通县谢家渡(今属通州市)歼灭日军大队长以下110余人,俘日军3人。

  本月   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刘晓和刘长胜、刘宁一、潘汉年率省委机关及上海市干部100余人,奉命撤离上海、南京等地,陆续转移到淮南抗日根据地。

  本月   在中共江苏省委的帮助下,上海市大夏大学等校的20余位教授、助教和120余名学生迁至淮南抗日根据地的盱眙县新浦镇办学,定名江淮大学,韦悫任校长。1943年10月,迁至淮北抗日根据地的淮宝县仁和集。

  10月

  8日    三北游击司令部机关人员和第4支队在浙东慈溪县杨觉殿抗击前来“扫荡”的日伪军,毙伤敌近百人。9日,第5支队在竹山岙伏击返回余姚县城之日伪军,又毙伤日军30余人。

  13日  淮北苏皖边区召开第2届参议会。会议选举刘子久为议长,刘瑞龙为行政公署主任。

  19日  苏中军区第1军分区泰州独立团及千余民兵,分两路合围下乡抓丁抢粮的伪军,毙伤伪军100余人,俘伪军营长以下50余人,救出被抓壮丁的青年农民近百人。

  21日  苏北盐阜区召开临时参议会,历时10天。会议选举黄克诚为议长,曹荻秋为盐阜区行政委员会主任。

  24日  中共中央华中局决定苏中区建立统一领导的各级党委。苏中区党委由粟裕任书记,陈丕显任副书记。

  26日  中共中央军委决定:新四军第1、第6师领导机关对内合并,由粟裕统一指挥,原番号不变。

  11月

  1日    中共中央军委、总政治部任命谭震林为新四军政治部主任。

  1日    陈毅、彭康、李一氓、阿英等为发起人的湖海艺文社在阜宁县停翅港成立。

  5日    新四军第4师第9旅第27团夜袭皖东泗县老山庙日伪军据点,毙日军30余人,俘伪军100余人。

  9日    到官路曹欢迎副军长张云逸到任。

  日伪军800余人分两路袭击苏北阜宁县孙河庄。新四军第3师第8旅第22团及涟东总队在甸湖一带阻击,击毙日军40余人、伪军60余人。

  14日  日伪军7000余人由泗阳、淮阴、涟水等地出动,合击苏北淮海区六塘河两岸,并就地增筑据点,实行分区“扫荡”。新四军第3师第10旅和第7旅一部在地方武装及民兵配合下展开反“扫荡”斗争。同日,日伪军6000余人在坦克、飞机配合下,由泗县、宿迁、淮阴、盱眙、五河等地出动,“扫荡”淮北抗日根据地中心区半城(今属洪泽县)、青阳(今属泗洪县)等地。新四军第4师以主力一部配合地方武装和民兵就地坚持游击战争,大部主力跳出合击圈,向日伪军侧后进击。至12月16日,先后收复青阳镇、马公店、金锁镇等重要集镇。历时33天的反“扫荡”,共歼日伪军800余人,巩固和扩大了淮北抗日根据地。

  中旬   三北游击司令部所属第5支队在浙东慈溪县宓家埭设伏,全歼伪军1个营,俘伪军营长以下200余人。

  27日  中共淮北区委员会组成,邓子恢任书记,刘子久任副书记。

  28日  国民党忠义救国军2000余人由浙东海盐、平湖地区越过杭州湾,人侵浙东抗日根据地。三北游击司令部指挥所部奋起自卫,历时18天,歼其大部。

  本月   淮北军区成立。新四军第4师领导机关兼军区领导机关,司令员彭雪枫,政治委员邓子恢。淮北苏皖边军区撤销。

  12月

  2日    中共中央决定以谭启龙、何克希、张文碧组成中共浙东区委员会,谭启龙任书记。

  9日    日伪军1000余人分3路合击淮北泗阳县朱家岗(今属江苏省泗洪县)。新四军第4师第9旅第26团扼守村落围寨,激战18小时,毙伤日伪军280余人。

  16日  日伪军共1万余人分14路围攻鄂东大小悟山新四军第5师领导机关。第5师领导机关率主力摆脱合围,转入外线作战。日伪军在合围扑空、据点受袭的情况下,17日退出大小悟山地区。

  19日  日军分5路“扫荡”大别山地区。国民党军节节败退,连失县城10余座。新四军第5师第13旅及第1、第5军分区地方武装挺进大别山敌后地区,积极打击日伪军,配合友军作战。

  25日  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离开苏北盐阜区向淮南转移,1943年1月10日抵达盱眙县黄花塘。

  31日  王必成率新四军第1师第2旅第4团及兴化独立团、盐城警卫团各一部渡江南下,1943年11月12日抵达苏南丹阳县延陵镇与第16旅会师。

  本月   中共苏北区委员会成立,黄克诚任书记,金明任副书记。原中共盐阜、淮海区委员会分别改为地委。同时,苏北军区成立,新四军第3师领导机关兼军区领导机关,司令员和政治委员黄克诚。原盐阜、淮海军区分别改为军分区。

  本月   新四军独立旅北上山东,归还八路军建制。

  本月   新四军军部上报1942年底实力:军直2378人,第1师16501人,第2师12314人,第3师17243人,第4师9320人,第5师9823人,第6师6147人,第7师7221人,浙东部队1455人,全军共82402人。

        设置字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