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江会师
    作者:叶清达                
来  源:    《战斗在泸杭甬——新四军浙东纵队回忆与研究》                日  期:    1999-01
  

  1945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最后胜利阶段,德国法西斯灭亡在即,日本帝国主义的失败也已成定局。为了加强对江南抗日斗争的领导,贯彻党中央关于向东南发展,控制苏浙皖边和发展浙东沿海的战略任务,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2月5日在浙西长兴成立了以粟裕为司令、谭震林为政委的苏浙军区。军区成立后,我们浙东游击纵队(司令何克希,政委谭启龙)编入苏浙军区的序列,改称苏浙军区第二纵队。但是,当时我们浙东抗日根据地和军区所在的浙西抗日根据地之间,还隔着驻有敌伪军和国民党军的曹娥江、浦阳江、富春江和浙赣铁路,两块根据地一时未能联成一片。四五月间,军区首长来电,要谭政委亲赴浙西汇报工作和受领新的任务。

  为了保证谭政委安全到达军区,纵队首长决定由第三支队支队长蔡群帆亲率第二大队(大队长俞慕耕,教导员周柏生)护送;同时各支队从每个中队中选出一名代表,组成50多人的参观连(连长周子云,政指阮世炯),他们是去浙西向新四军老大哥学习的。跟随谭政委西去的还有:机要科长田森,医务员宋丹辉(浙东的女战斗英雄),侦察队长鞠震滨以及侦察、通讯各一个班。我有幸被派作谭政委的随从,负责首长的日常生活和处理一部分参谋事宜。

  5月10日晚,这支不足400人的精干部队,在8日召开的浙东军民庆祝德国法西斯无条件投降大会的鼓舞下,怀着必胜的信心,从纵队司令部驻地梁弄出发了。11日晚,由于事先得到国民党挺进第五纵队司令张俊升的友好支持,在其司令部驻地章镇南边顺利地渡过了曹娥江,宿营在挺五防区范围内的蒋镇附近。

  为了争取时间和避免国民党绍兴县国民兵团(县长兼团长郑重为)的捣乱,谭政委决定12日凌晨4点半出发,一鼓作气赶到100里外的诸(暨)北地区。真是冤家路窄,你想避开他,他却使劲粘上来找你的麻烦。上午10时左右,我们急行四五十里,快到王坛附近的新桥头时,绍兴县国民兵团的一个大队不自量力,迎头闯了上来,妄图阻拦我们前进。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部队坚决予以反击,并一口气追击了一二十里,俘80多人,缴获6挺轻重机枪和20多支长短枪。绍兴县国民兵团与我部相比,犹如豆腐一块,一触即溃。此战虽胜,但也浪费了我们不少的时间,使我们未能在当天赶到预定的目的地。

  13日早饭后,我们继续向西挺进,中午到达诸北根据地的大宣,受到了浙东区党委委员、金萧支队政委杨思一和支队长彭林等领导同志以及乡亲们的热烈欢迎。部队在大宣、江藻休息了两天。其间,谭政委、蔡支队长与彭支队长、杨政委等共同研究了继续西进的部署,并决定金萧支队护送我们去路西。15日黄昏,我们先在姚公埠渡过浦阳江,再在直埠附近跨越了浙赣铁路,下半夜到达三都附近的刘家山头宿营。临睡前,蔡支队长兴致勃勃、有声有色地给我们随从人员讲了1942年他率南进支队到达诸暨不久,在龙、凤山消灭20多名日寇,击毙日军少尉柳泽春夫的精彩故事。大家听得津津有味,忘却了一夜行军的疲劳。此景此情,我至今还记忆犹新。16日晚,部队进入富阳县的章村。17日抵达龙门。这里是龙门山脉北麓,一派崇山峻岭,比起四明山来,显得更为峻峭险陡。再西行三四十里,就是富春江了。

  国民党顽固派为了阻止我浙东、浙西新四军的会合,特别是防止浙西新四军进入浙东,早在一两个月前就在富春江东岸调集重兵,增筑工事,加固江防,封锁渡口,并把西岸的船只全部扣在东岸。在哪里渡江?如何渡江?就成为我们去浙西面临的关键问题了。谭政委根据路西县工委领导陈景明(张子敬)等同志提供的情报,认为最理想的渡口是位于富阳县境内富春江东岸的中埠(对岸有汤家埠渡口)。驻守中埠的是国民党反共老手挺进第三纵队贺钺芳部下属的一个护运大队,约300人,战斗力不强。在中埠以南30里外的场口,虽然驻有重兵,但由于交通极其不便,战斗发起后对中埠不可能进行及时的增援。从渡口附近地形看来,挺三虽可凭借周围高地居高临下顽抗,但其注意力集中在对付西岸,对背后警惕性不高,比较放松。根据上述分析,领导很快定下了攻取中埠后西渡富春江的决心。就在这时,由于抗战形势迅速发展,军区电示谭政委不必再去浙西,要他率部在19日拂晓前攻取中埠渡口,抢夺船只,接运集结在汤家埠地区的军区第四纵队第十一支队东渡富春江,进入浙东。

  遵照军区的指示,5月18日傍晚,部队由地方党同志作向导,离开龙门悄悄地向中埠挺进。那是一个阴暗的夜晚,高山幽谷更显得夜色深沉,潺潺流水声催促着战士的步伐。一路上除了远处的犬吠声和同志们鞋底碰击路面石子的滚动声,几乎听不到别的声音。为了一举偷袭成功,我们避开村庄,绕着山边小道翻山前进。当部队于19日4时左右接近中埠时,发现路旁有敌人的排哨。三支二大第六中队的前卫班一个猛冲,就将敌人大部消灭。接着,六中队跟踪逃敌,向中埠突击。与此同时,二大第五中队和参观连也向中埠侧后的无名高地之敌发起了猛攻,谭政委和我紧随五中队长乔云石向高地攻击前进。鞠震滨则机敏地带领侦察班冒着敌人枪弹,向渡口飞奔,迅速夺取了一只帆船,转身驶向汤家埠。守敌遭我突然袭击,弄得蒙头转向,措手不及。大约4点半钟,中埠及其左侧的龙山和侧后的一线高地,经过短暂的争夺,均被我攻取,只有南面距中埠1000多米的锣鼓山上之敌还在向我们乱打枪。由于距离过远,对我们几乎没有威胁。我便按照军区的联络信号,叫通讯班长徐道明在无名高地上烧起3堆大火。不久,西岸也升起了3堆火光。火光,标志着我们与十一支队即将胜利会师。

  天已破晓,美丽的富春江碧波滚滚,江面上笼罩着一层薄薄的晨雾。二大队的同志们押着夺自中埠的20多只帆船驶向西岸。这时,远处有一只帆船,装载着第一船的浙西老大哥向东岸驶来。正当船近江心时,锣鼓山上之敌用机步枪扫射江面,妄图阻止船只向东靠近。真是螳臂挡车,不自量力。蔡支队长见此情况,立即组织部队向锣鼓山之敌发起进攻。在西岸老大哥的重机枪和迫击炮火力的支援下,在后来首批到达中埠的十一支队先头部队的协同下,很快攻占了锣鼓山,保障了老大哥东渡的安全。

  晨雾渐渐散去,旭日从重叠起伏的崇山峻岭中冉冉升起,增添了我们接应老大哥东渡的热烈气氛。几十位艄公,扬着各色帆篷掌着舵,满载着十一支队的健儿们穿梭在富春江的两岸。截至上午10点左右,十一支队1600多指战员和军区派来浙东工作的同志,安全顺利到达东岸。乘坐鞠震滨夺得的第一只船首先到达东岸的有来浙东担任纵队副司令的张翼翔。当张副司令和第四纵队政治部主任曾如清、十一支队支队长余光茂、政委张孤梅等登上东岸时,早就等候在岸边的谭政委、蔡支队长等都伸出双臂迎上前去,亲切相见,热情交谈,共同欢庆浙东、浙西新四军在富春江畔会师的壮举!欢庆浙东、浙西两块抗日根据地联成一片的历史任务胜利实现!

  会师后,十一支队和三支二大在谭政委、张副司令、曾主任3位首长的统一指挥下,当天到达龙门。此后,我们在路西地区与十一支队联合行动了一段时间,基本上扫除了富春江东岸和路西境内的顽伪武装。6月初,十一支队奉命归建。6月中旬,谭政委和张副司令率领三支二大和参观连返回四明根据地。

        设置字体  :    【